新传必考理论精讲 | 涂尔干:社会分工与社会团结理论
北大胡师姐
北大新传院研究生
专业从事新传考研辅导6年
带出百余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等名校
沪江CCtalk年度TOP10名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涂尔干是现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开创者,也是很多问题领域的开创者,为近代意义上的社会学提出了崭新的范式。通过理解他的社会学理论,我们可以找到一个窗口进入到以社会学为代表的整个社会科学所呈现出来的问题意识和理论追求,以及方法上的突破。
与马克思、韦伯相比,涂尔干可能更强调社会如何成为可能,这是涂尔干社会学一个很重要的核心问题。韦伯很重要的一个提法是他对现代科层制、权力构成的关注,马克思主要是从阶级关系和经济斗争的角度,所以都对现代社会提出了一套看法。当然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我看到很多社会学教科书里几乎都把这三个人称为社会学的奠基人。
涂尔干的独特性可能是因为他从社会建构的角度上去思考,他的理论更多的是谈现代社会形成的条件,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所以他特别关注社会团结的问题。这对后来的功能主义形成了启发,成为它的一个重要源头。所以回到传播学,回到这样一个思想源头,其实涂尔干形成了一个很重要的传统,就是在一个有机团结的现代社会中如何形成自洽的群体意识、群体规范,也就是涂尔干所谓的社会分工。
涂尔干社会团结理论的内涵
在涂尔干看来,人们普遍处于一个社会有机体中,人与人之间不仅是经济上的联系,更多的是社会关系的联结。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团结是建立在相似性的基础上的,为了使这种抽象的社会现象具体化,涂尔干借助了当时的法律模式——“压制性法律”来进一步论述了该现象。在这种传统社会里,个体意识被集体意识全部覆盖,人们之所以能够联系在一起,是因为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都是相似的,在他们看来,他们每个个体与集体是等同的,根本没有自己,只有社会在他们之中生存和活动,涂尔干将这种基于相似性的团结方式称为“机械团结”。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社会开始进行转型,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在经济层面,社会转型促进了经济竞争的加剧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只有通过劳动分工,人们才有可能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这看似加大了人们之间的分化,增强了个体意识,但人们在分工的过程中发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就像是人身上的器官,虽然各司其职,各有各的功能,貌似是分离的,但本质上是处于一个有机体当中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这与传统社会中基于相似性的团结不一样,涂尔干将这种基于个人意识差异性的团结方式称为“有机团结”。
急速变革时期的“失范现象”及其解决途径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个人意识不断增强,集体对个人的约束能力明显减弱,但是另一方面,新的社会规范并没有随着有机团结模式所占比重的增加而一并产生,这就导致了社会处于一种规范缺失的状态。涂尔干通过对失范的极端情况——急速攀升的自杀率的分析,提出造成“失范问题”的最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分工发展的不完善,失范是社会分工发展的一个副作用,是社会分工的必然产物之一。
由于集体对个体的约束力不够强大,或者说是集体的力量对个体的心理干预不够强烈,集体中的个体成员便易游离于群体之外,自杀行为出现的几率也就越大。集体意识越是强烈,在某些方面能够有效的阻止那些脱离集体的个人自杀行为,例如,传统的犹太教、天主教、英国公教都有很强的整合力量,而基督教新教在规定教徒生活和宗教仪式上缺乏强制力,这种缺乏强制力、约束力的宗教易使个别的教徒在遇到困难、危机的时候产生自杀心理,进而导致自杀现象的出现。
离婚者、单身者比有家庭的人所负担的义务要少,行为相对自由,自杀的行为也就越频繁,由此可知,集体意识对防止个体的自杀行为起着重要的预防作用。
涂尔干所要建立的是一种世俗化的个体性道德,社会道德力量的失衡是社会失范的直接表现。涂尔干希望通过对传统的社会道德进行分解,找出其中的基本要素,以使社会道德重新获得维系社会团结的效能。
这就是涂尔干重构社会团结的核心,也是他社会转型理论的基本立足点。这种道德需要具备三个要素:纪律精神、牺牲精神和自律精神;涂尔干还试图找出一种宗教的理性替代物,他提出通过重建“法人团体”来复兴职业伦理,把民众通过职业的相互需要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社会的整合。
社会分工理论
涂尔干在其1893年的博士论文中就表明了反对单一功利主义思维的立场,指出社会是多元的,是由种种矛盾的部分组成的,因此必须有一种限定与平衡。社会分工是一个经济学现象,但他却从中找出非经济内核:劳动分工并不是纯粹的经济现象,现代工业造成的劳动分工使它在大多数社会领域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促进了现代社会的诞生,但同时也出现了各种社会问题。
而现代社会必须达成一种平衡,但如何达成这种平衡,需要从一个新的视角去解释。涂尔干主张阶级合作,反对用阶级斗争的理论解释现代社会。因为这一创造性的解释,他当之无愧地成为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
劳动分工作为一种现象广泛存在于有机体及社会当中,它的历史由来已久,但在大部分历史时间里,它仅作为一种现象默默存在,并未引起严肃意义上的学术讨论。对分工现象的讨论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进入十九世纪,由于社会中的劳动分工现象日益显著,因此逐渐成为许多学者关注的议题。
社会分工产生的原因
对于产生分工的原因,涂尔干否证了社会分工源于人类持续不断追求幸福的观点,他认为没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现代社会的人比古代社会的人更幸福,人类的幸福是否能够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而成比例地增长是令人怀疑的事情,劳动分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分析其原因时应排除个人化的解释,用另一种社会现象来解释。
在《社会分工论》中,涂尔干通过物质性的社会事实法律,来分析非物质性的社会事实劳动分工,以此来考察劳动分工的功能;接着,涂尔干分析劳动分工产生的原因,否认了劳动分工是人类不断追求幸福的结果,并提出了自己所确定的劳动分工所产生的主要原因与次要因素;在《社会分工论》的前两卷,分工始终被当作一种正常现象来研究,但在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涂尔干讨论了所谓失范的、强制的、反常的分工形式。对于这些偏离形式,涂尔干认为这些研究并不是分工研究的中心议题,对于它们的关注是为了更好地确定形成正常状态的各种条件。
涂尔干确认的导致分工变化的直接原因是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的增加。在一定社会范围内,人口的增加导致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增大,以生物有机体作为类比,“两个有机体越是相似,就越容易产生激烈的竞争。因为它们有着同样的需要,追求着同样的目标, 所以它们每时每刻都陷入一种相互敌视的状态中” 。([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三联书店2013年,第223页)
在竞争中失利的一方“要么被人淘汰, 要么进行改革, 除此以外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 改革本身就意味着必须确立一个新的专门领域”( [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三联书店2013年,第226页),这便产生了分工。
涂尔干还指出了社会分工的两个次要因素。一是因为集体意识的弱化,这为个人的发展变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二是职业遗传,这一现象在较初级的人类社会中大量存在,一些重要职位常常出现完全由某个种姓家族所垄断的状况,涂尔干自己就出生于一个八代父子相传的犹太拉比世家。相反,在较高级的社会形态中,遗传性职业就大大减少,人们后天掌握的资源比继承而来的资本更多决定了社会分工。
小结
长期以来,关于社会分工所产生的后果就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极力称赞分工加强了劳动密度,另一种告诫我们分工所潜藏着的危险。” 撒伊难以想象一个人一辈子只拿着一把铁锉和一把铁锤的生活,认为高度专业化的分工损害了人的天性;托克维尔也认为分工的原则越是得到实行,技艺越是进步,工匠们就越退步。
但涂尔干则更多的看到了分工对于社会整合的正面积极作用,他认为“分工的作用不仅限于改变和完善现有的社会,而是使社会成为可能”([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三联书店2013年,第24页)。
“一种思想之所以有生命力,并不是因为它可以通盘解决各种问题,而是因为它为后人铺陈了各种活生生的问题”([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三联书店2013年,第4页)。19世纪出版的《社会分工论》不仅为后世的研究确定了各种概念、假设和命题,更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张力,为我们思考自己切身感悟到的各种问题提供了可能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陈洪强.社会失范与社会团结——涂尔干社会转型理论初探[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向辉.社会团结:从涂尔干到罗蒂——涂尔干社会团结理论的悖论及其解决[D].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王涣婷.社会转型视域下现代性道德的重构——涂尔干巧会道德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李荣荣.从有机团结思考社会现实——读《社会分工论》[J].西北民族研究,2008(4)
大家有任何问题,可以在文后留言区留言,胡师姐为你解答。
推荐阅读:
以梦为马,陪你一路成长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
北大胡师姐新闻传播考研
微信号 : Miss_MJC